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,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2022年云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,要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、产业化、法治化、生态化、国际化。2023年云南省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,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、产业化、法治化、生态化、国际化进程。第十四届欧冠冠军足彩_欧冠足球竞猜-投注|官网第一次全体会议提出,云南要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,就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市场化。
?营商环境应优无止境。要真抓实干、久久为功,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良要素保障,持续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坚持“政府围着企业转、企业有事马上办”,把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作为重点,统筹金融、税收、社保等各个方面的政策,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难点、堵点,让企业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职能部门,职能部门及时解决企业难题,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。
?自3月进入春茶季以来,云茶各主产区各类开采节、茶文旅融合活动、产业发展论坛纷纷举办、异常热闹,第十四届中国(北京)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上,“云茶走天下·云茶醉天下”专场推介会精彩纷呈,助推云茶拓展国内外市场。
家有业才能富,县有业才能兴,省有业才能强。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,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,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、高效畅通。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“两会”、省政府全会都对坚定不移推进云南的产业化进程作出部署安排。
“法者,治之端也”。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,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,治国理政须臾离不开法治,法治化既是现代化的应有之义,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,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,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,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,坚持依法治国、依法执政、依法行政共同推进,坚持法治国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会一体建设,全面推进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,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,为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,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莫道前路多险阻,再闯关山千万重。新征程上,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永远保持“赶考”的清醒和谨慎,驰而不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锐意进取、开拓创新,不断夺取全面从严治党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胜利,为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而团结奋斗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,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,深刻回答了“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”,“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”,“怎样建设生态文明”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,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从实践到认识发生历史性、转折性、全局性变化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要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。
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和生态保护区周边的群众而言,这一理念里还蕴含有加快发展的方法和路径。把生态产品的价值量化,直接影响的是当地老百姓,他们可以在保护生态中受益。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甲子村靠着玉龙雪山的自然美景,引进公司发展婚纱摄影、广告设计等,不仅为村民带来了就业岗位,每年还能分红。村民收入增加后,更有动力和责任保护生态环境。也正是在“着力保护—自然回馈—更好的保护”这样的良性循环中,开展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也才具有意义。
2023年3月26日,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3年年会致贺信时指出,中国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,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,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。推动瑞丽口岸打造成为中缅经济走廊重要节点,助力缅方提升口岸能力,推动形成省内、国内、国际协调发展的口岸经济模式。
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:“云南经济要发展,优势在区位,出路在开放。统筹推进口岸经济与资源经济、园区经济发展,打造口岸经济带,发展“口岸+”,延伸口岸产业链,促进口岸经济由“通道经济”向“产业经济”转型。结合绿美云南建设,加强人居环境整治,提升口岸人居环境。